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的战争”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冷战
C.鸦片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2.1947年,公然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的美国总统是 ( )
A.罗斯福 B.尼克松 C.杜鲁门 D.克林顿
答案C。
3.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将要到来的国际格局是 ( )
A.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一超多强”格局
答案B
4.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答案选D
5.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时提出,要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金砖国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 )
A.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B.联合国的作用在降低
C.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答案C
6.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也不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这“五大力量”除了美国、西欧、苏联、中国之外,还包括(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印度
答案C
7近年来,美军全力部署“重返亚太战略”,字里行间充满冷战思维。近期两艘美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卡尔·文森”号现身中国南海海域,加剧了南海紧张的局势。这表明 ( )
A.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时代的主流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中东地区出现动荡
D.亚太地区合作加强
答案B。
8.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这说明 ( )
A.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世界经济呈现高速化趋势
答案C
9.如果把“苏联解体”“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等确定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
A.动荡与变革 B.两极下的竞争
C.和平与发展 D.两极下的格局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
《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欧洲共同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设计对西欧援助计划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意图:维护美国安全;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2)变化:西欧从依附(受制)于美国到逐步摆脱美国控制而独立自主。(或美欧关系分化)
原因: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欧共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构建稳定的世界格局,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某学校九年级一班同学开展了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矛盾下的和平
电影《我的1919》中有这样一幕情景: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希望会议能尊重中国的合理要求,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在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
(1)材料中展示的是哪次国际会议?此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哪一世界格局?材料反映了这一体系下的哪一矛盾激化?除此之外,该体系下还有哪些矛盾?
步骤二:对峙中的和平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2)材料中,美国推行的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有哪些?苏联采取过什么应对措施?
步骤三:多极下的和平
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约瑟夫·奈教授
(3)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其中“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包括了哪些经济力量?(写出两个即可)
步骤四:挑战下的和平
(4)进入21世纪,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请结合图片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
答案:(1)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之间矛盾激化;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答出一点即可)
(2)军事上建立北约。苏联联合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华约。
(3)世界多极化。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写出两个即可)
(4)全球掀起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核战争的浪潮;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对霸权主义的制约;联合国在维护和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