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选择题
1. 如果把“苏联解体”、“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等确定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
A.动荡与变革 B.两极下的竞争 C.和平与发展 D.两极下的格局
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结果,苏联最终在改革中解体,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制定了恰当的民族政策 B.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国力在不断提高
3. 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匈牙利也发生了社会剧变,我们从东欧剧变中得到的启示是( )
A.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4. 20世纪80年代,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多数东欧国家,普遍出现食品短缺、消费品长期供不应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②遭遇自然灾害 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④改革出现严重失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5. 美国总统里根称,“美国之音”是“巨大的非军事力量”。“美国之音”是美国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______的一种手段( )
A.和平演变 B.政治威胁 C.辅助军事行动 D.煽风点火
6. 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 )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7. 据俄塔社报道,2010年3月17日,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举行空中军事演习。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前属于( )
A.美国 B.芬兰 C.英国 D.苏联
8.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个领域( )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外交
9. 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首先把政治改革作为重点
10. 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以经济为重点,后又将改革重点转向( )
A.军事 B.外交 C.政治 D.文化
11. 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相似之处有( )
①全盘否定或谴责斯大林 ②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③使苏联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④引起国家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1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的后果包括( )
①苏联的政治体制急剧变化 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④苏联立即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 苏联几名高级官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的时间是( )
A. 8月19日 B. 7月19日 C. 9月18日 D. 7月18日
14.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的人物应是( )
A.赫鲁晓夫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 D.克林顿
15. 下列有关“八一九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试图维护苏联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
B.反映了苏共党内的矛盾
C.事件后,苏共被排挤出政权机构,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D.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16. 以下几个历史片段所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
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诞生 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20世纪30年代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1991年12月解体
A.华约 B.奥匈帝国 C.苏联 D.联合国
17. . 1991年12月25日 ,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下图),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7年 B.69年 C.75年 D.74年
18. 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背离倾向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19. 苏联解体表明( )
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苏联模式的失败 D.列宁主义的失败
20.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弊端日益暴露。首先对其进行改革的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二、 综合题
21. 俄罗斯(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不仅改变着自身,而且也影响着世界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l)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以改革方式推动该国社会进步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2)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该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请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3)如今,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你认为其影响有哪些?
22.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美国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实行了什么政策?
(2)列举美国为实施这一政策采取的重大举措一例。
(3)上述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出现。哪一事件的发生宣告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4)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你认为导致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 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它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人类发展发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7日晚9点45分,伴随者“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材料二 1921年,面对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政策来应对复杂局面。
材料三 漫画
与美国总统肯尼迪较量
(1)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带来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1921年苏俄采用“新的政策”是 。这一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中“与美国总统肯尼迪较量”的苏联领导人是 。请写出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4)从苏联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4. 判断分析题
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苏联)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而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述。请判断谁的评述准确,并指出其他同学的错误之处:
(1)甲.改革前国家都面临经济困难
(2)乙. 改革的内容都涉及到经济和政治等方面
(3)丙.改革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丁.都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A4、B5、A6、D7、D8、 B9、 D10、 C11、 B 12、 C13、 A 14、 B 15、 D16、 C 17、 B18、 B 19、 C20、 A
二、综合题
21、 (1) 1861年改革、新经济政策等。
(2)
(3)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等。(1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22、 (1)冷战政策
(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1分,任举一例得1分)
(3)1991年苏联解体
(4)“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5)综合国力的变化(或经济实力的变化)
23、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鼓舞和支持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赫鲁晓夫;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改革要符合国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深化改革开放政策,努力把经济搞上去等。(开放性题,有理即可)
24、 (1) 甲.正确
(2)乙.列宁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
(3) 丙.列宁的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直接原因。
(4)丁.列宁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戈尔巴乔夫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提供的是失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