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试题下载历史九年级下历史免费试题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018-04-27 16:05:45    下载:

  • 详细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选择题
1.   1991年底,一位老妇人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老妇人感慨的事件是(  )
A. 十月革命   B. 苏德战争   C. 华约建立   D. 苏联解体
2.   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 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 重点发展重工业
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3.   东欧剧变被西方社会称为“1989年革命”,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引发这一剧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       B. 东欧国家的改革获得了成功
C.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D.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4.   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改革中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而遭苏联镇压的东欧国家是:(  )
A. 匈牙利       B. 南斯拉夫     C. 捷克斯洛伐克 D. 保加利亚
5.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B. 大力推行种植玉米
C.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 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6.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 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苏联解体     B. 匈牙利事件   C. 东欧剧变     D. 布拉格之春
7.   乌克兰局势举世瞩目。2014年3月20日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5月12日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州和顿 涅茨克州宣布独立。请问,乌克兰脱离前苏联成为独立共和国是在(  )
A. 1922年      B. 1936年      C. 1939年      D. 1991 年
8.   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 1989年下期  B. 1990年初    C. 1991年底    D. 20世纪80年代
9.   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匈牙利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10.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 社会制度的改变               B. 国家名称的改变
C. 经济体制的变化               D. 两极格局的结束
11. 下列关于匈牙利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废除共产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B. 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调整农业政策。
C. 国家取消价格、税收等救济手段,改用指令性计划进行调解
D. 工业方面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12.   20世纪50到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13. 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4. 关于苏联的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是在(     )
A. 198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2年
15. “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政策弊端”不包括()
A. 经济计划统得过死             B. 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
C. 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D. 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综合探究题
16.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能山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后期这一个多世纪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成功地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多国发展的伟大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挫折,这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工业革命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哪个历史事件,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对当前我国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17. ;探究题
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变现实、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从空想到科学】
(1)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的事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从理想变现实】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实践是什么?该事件有何意义?社会主义从理想变现实的事件是什么?此事件发生地点及性质是什么?
【由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3)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发生在什么时期?
【改革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4)请写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进行改革的领导人,及同时期东欧哪些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改革?造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的根源是什么?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有何看法?
18.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走进历史,探究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1)战国时期,为后来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的改革是什么?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戊戌变法遭遇失败,哪位浏阳籍维新志士慷慨就义?
(2)改革是一把双刃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日本实现民族振兴的重大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是谁领导的?
(3)成功的改革除了顺应历史潮流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共同原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
1. D     2. D     3. B     4. C     5. A     6. A     7. D
8. C     9. C     10. A    11. D    12. D    13. C    14. C
15. C   
16.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大跃进。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
(4)政策制定要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17. (1)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分)
(2)法国巴黎公社运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5分)
(3)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分)
(4)赫鲁晓夫;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积极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的许多矛盾导致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4分)
(5)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2分,言之有理即可)
​18. (1)商鞅变法。谭嗣同。
(2)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戈尔巴乔夫。
(3)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领导策略方针得当等。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活力;改革要与时俱进,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善于创新;改革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改革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