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试题下载历史九年级下历史免费试题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经济大危机

2018-04-27 14:38:53    下载:

  • 详细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 选择题
1. 希特勒和罗斯福上台的共同背景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D.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
答案:C
2. 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答案:B
3.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下列没有被波及的国家是
A.日本 B.苏联 C.美国 D.德国
答案:B
4. 以下是某历史网站对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概述。正确的是
A.调整农业政策 B.整顿金融业员 C.兴建公共工程 D.加强经济干预
答案:D
5.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下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明治维新 C.农奴制改革 D.卡达尔改革
答案:A
6. 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罗斯福新政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④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7. 历史学习中,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无因果关系的是( )
A.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    B.英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C.启蒙运动美国内战          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答案:C
8.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正式以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采取各种措施,克服了一场给美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克服危机的“措施”是( )
A.领导南北战争 B.实施“新政” C.推行冷战政策 D.参加协约国
答案:B
9. 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范围广 B.全球首次 C.破坏大 D.时间长
答案:B
10. 资产阶级政府在相当长时间内奉行不干预资本家事务的政策。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件事却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这一事件是(  )
A.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罗斯福新政              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答案:C
11. 为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是(  )
A.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 C.国家对工业调整 D.国家对农业的调整
答案:A
综合题
12.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换手段也被冻结了;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答:
(1)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这个演说的?
(2)面对这样的形势,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一对策的核心措施是什
(3)这一对策的实施有哪些历史作用?
答案:(1)1929年1933年美国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2)对策:实行新政  核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或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得到加强,联邦政府权利得到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是在1929年1933年美国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下发表这个演说的。面对这样的形势,罗斯福实行了新政,这一对策的核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或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得到加强,联邦政府权利得到增强。
13. 20世纪三十年代,苏美各自调整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并概述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罗斯福新政“经济上的成功”和“政治上的成功”?
答案:(1)创造:斯大林模式。
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内容:“公平竞争”、避免盲目的竞争、解决劳资纠纷、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等。
中心:对工业的调整。
(3)“经济上的成功”: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政治上的成功”: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